欢迎来到中国物联网智库-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

工信部解读《三年行动计划》,以此为纲做好相关工作

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   | 发表时间:2018 年 5 月 23 日

  

        5月17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联合主办的以“2018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推动人工智能正当使用,造福全人类”。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解读《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王卫明称,近几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正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经过多年发展,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机遇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加速推进。

  据统计,全球人工智能年度投资额从2016年的65亿美元猛增至2017年的160亿美元,短短一年时间里,人工智能投资额增长了1.5倍。推动技术快速进步、产业健康发展及行业普及应用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工智能发展主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过近一年组织研究,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操作性和执行性强,对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人工智能涉及众多产业、众多领域,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格局和模式尚未定型,需要从总体角度系统布局、统筹发展。

  发展思路上,《三年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国家人工智能规划中相关任务进行了细化和落实,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方向和具体目标。

  核心内容上,《三年行动计划》可概括为“一四四五”,即围绕一条主线、聚焦四大目标、把握四大任务和做好五个保障。

  把握四大任务,提升能力水平

  《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从产品、基础、应用和支撑四个领域发力,突破发展瓶颈,显著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

  1、培育智能产品智能产品是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的载体。《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及应用,针对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产品、智能硬件产品等三大领域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三年行动计划》针对需要率先突破的八类产品提出了具体指标,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和智能家居产品。这些智能产品已有较好的技术、产业基础,部分细分领域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由点到面的突破,带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当前,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积极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布局操作系统、平台、自动驾驶等应用,形成了高效创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智能汽车领域发展前景,提出了构建软件、硬件、算法一体化的车辆智能化平台等任务。同时提出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

  2、突破核心基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离不开芯片、传感器、开发平台等核心基础的支撑。目前来看,我国基础软硬件产品或平台市场竞争力不强,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对产业发展形成了制约。例如,智能传感器是人工智能系统中感知环节的核心基础,而我国传感器行业实力较弱,不足以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以我们提出要发展各类“智能传感器”。又如,芯片一向也是短板,尤其是高端芯片长期受制于人。但近年来,AI芯片发展势头较好,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芯片研发企业,有望形成芯片领域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

  3、深化发展智能制造制造业是人工智能率先落地的行业之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三年行动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对接,提出要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化的高档智能装备,增强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培育智能化分析、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智能化运维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端制造价值。同时,明确了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制造业智能化的具体任务。

  4、构建支撑体系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痛点之一就是缺少有效的行业资源训练库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已成为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的主要瓶颈。针对上述问题,《三年行动计划》从训练资源库、标准体系、底层基础设施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这几个方面都是业内需求强烈的或重要的前瞻性支撑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力求促进公共服务的提供,达到一些阶段性的务实的发展目标。

  做好五个保障,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三年行动计划》以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环境为目标,工信部提出五方面保障措施。

  在组织实施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企业、行业组织等协同推进;加强部省合作,鼓励地方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建立人工智能产业相应统计体系。

  在政策支持方面,充分发挥现有资金渠道的引导支持作用,鼓励地方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企业与金融机构加强对接合作。

  在创新创业方面,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的问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和解决方案大赛,鼓励建设企业创新交流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稀缺,供需严重失衡的问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吸引和培养各领域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在发展环境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推动行业合理开放数据,鼓励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

  展望未来,以《三年行动计划》为纲做好相关工作

  展望未来,作为潜力巨大的前沿领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能的战略方向。下一步,工信部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纲,务实做好一系列相关工作。

  第一,加强部省协同,打造产业集群。强化部省合作联动,充分挖掘实体经济需求,在推动重点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引导各地区结合自身基础和条件,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第二,突破核心技术,增强发展动力。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业核心基础,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开放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

  第三,深化融合应用,升级智能制造。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申报,围绕培育智能产品、深化行业应用、构建支撑体系三个方向,遴选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产品和应用项目,推动行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来源:通信世界网,由 宋淑杰 整理编辑! 

COPYRIGHT (©) 2017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