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物联网智库-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

“中国制造2025”引领长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   | 发表时间:2018 年 5 月 8 日


一汽解放公司焊接生产线,高科技机械手程序化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贾春文 摄

编者按 如花5月,砥砺奋进中的长春,再获国务院通报表彰。从“中国制造2025”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从商事制度改革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务院确定的24个表彰项目,长春占据4席。4项表彰,更涵盖了稳增长调结构、营商环境、民生改善等多个维度。这既是对前一阶段长春市相关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聚焦新时代,长春在更高平台上奋力前行再出发的新起点。今日起,本报聚焦国务院表彰的相关领域,推出系列报道,带您感受新时代长春的奋进新脉动。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更是老工业基地长春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自2016年11月正式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以来,长春的创建步伐坚实而果断,从长春制造到长春创造、从长春速度到长春质量、从长春产品到长春品牌,沿着追寻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足迹,长春这座制造之城的含金量越来越足,更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澎湃的转型新动能。

顶层设计 聚集合力——开启“长春创造”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长春全面跟进对接,将其作为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实践举措。

成功列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后,长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在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推动新一轮振兴关键是振兴实体经济,要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与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站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高度抓好试点工作,再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优势。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统筹推动下,长春市构建了“5+3+N”政策支撑体系,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长春实施纲要》《长春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勾勒出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顶层设计掀起了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第一波高潮”,也让长春支持制造业提质增效的合力变得更加强大。

2017年,长春工业在下行压力持续的背景下逆势上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0.7%,实现工业增加值2655亿元,同比增长9%。

先行先试 创新驱动——迈向“长春智造”

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整齐排列,一个个机器人焊接手有序操作,焊花在空中有节奏地飞舞……3月29日,一汽-大众长春奥迪Q工厂正式建成投产,这座全球最先进、最环保的工厂,是“长春智造”的最新代表。

在智能制造上,长春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掌握被称为“高铁大脑”的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吉林一号”创下了我国第一颗商用卫星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等多项“第一”……标志着长春正一步步走入“智能制造”时期。

而“长春智造”不止于此,还有荣德光学、长光宇航、迪瑞医疗等一大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将成为长春未来的“希望之星”。

面对备受关注的智能制造,长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555个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型项目、重大创新型项目、融合发展型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项目、园区(基地)型项目和“专精特新”、绿色制造企业建设与发展。2017年,长春市启动实施了10个智能化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和50条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用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资占技术改造总投资的50%以上,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以上。

提质增效 工业强基——铸就“长春质量”

通过创新引领和带动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应有之义。

在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全面升级改造为智能生产线,车间里只有几名工人,操作员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这是长春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一个缩影。近三年,市财政资金共投入近3亿元,支持290个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共性技术,长春市培育建设了8个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支持10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34个地院(校、所)合作专项、30个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航天专用碳纤维、高灵敏度科学级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安全环保型化工灌装机器人系统、中功率二氧化碳集束激光器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来源:长春日报,由 宋淑杰 整理编辑! 


COPYRIGHT (©) 2017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