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物联网智库-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

刘军:在智能物联赛道上 联想没有对标竞争对手

来源: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   | 发表时间:2018 年 4 月 19 日

联想中国区总裁刘军(左4)回答记者提问

联想中国区总裁刘军(左4)回答记者提问

  新浪科技讯 4月17日下午消息,联想发布智能物联消费赋能品牌Lecoo及三款智能物联新品。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联想中国区智能物联、智慧行业、智慧服务和智慧渠道四大业务版块中的智能物联业务版块,正式形成To B(ThinkPlus)和To C(Lecoo)两品牌“双轮驱动”的新模式,这标志着智能物联业务版块迈出里程碑式一步。

  刘军认为,中国在经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正在发生深刻的化学反应,由此催生一个全新的智能物联网时代。在智能物联这条崭新的赛道上,联想的变革没有参考模板,没有对标竞争对手,联想在和自己赛跑,将更加积极地深耕中国市场,实现由硬件设备制造商向智能物联服务商的转变。

  刘军称,中国的企业正在经历一个数字化转型,从传统IT向新Smart IoT的转型,这个“新IT”会结合新的业务模式进行服务。目前,这个转型刚刚开始,“我想80%都还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起步,这个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机会”,刘军说,联想作为一个传统IT公司,希望把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中国公司,助力它们成长。(韩大鹏)

  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

  问:新品牌Lecoo和其他竞争对手比有何不同?

  刘军:Lecoo是我们赋能的品牌,我们想利用联想的自身优势,赋能一些好的产品创意和好的产品技术。联想过去制造硬件,现在是从硬件到云端的企业。其实,我们有很多核心能力,我们是能帮助到这些产品的,就是产品赋能,比如说产品的设计能力、比如说我们的供应链能力,以及我们的采购规模,这些都能够控制它的品质以及最大的成本。第二个赋能就是渠道的能力,可以帮助卖。联想相对于小米,我们在线下的能力是更强的。当然,我们目前也在很快往线上转,我们有一半的产品都是在线上卖的,所以线上线下是比较平衡的。

  问:目前,联想业务覆盖PC、移动、零售和物联网,如何简单地定义这家公司?

  刘军:我在不久前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八个字,“智慧联想,服务中国”。我们转型的方向,是希望能够从一个传统IT企业,向一个泛IT的集产品、方案、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商定位转型,在这之下规划了四大版块。其中第一大板块就是智能物联版块,今天大家看到是我们在这个版块里推的一步。

  问:ThinkPlus智能生态和Lecoo,两者未来会不会打通?

  刘军:我们推出两个赋能的品牌,ThinkPlus是我们在面向商用客户的品牌,其实toC是联想的一部分,还不到一半,更大的是在toB,而我们智能物联的市场,toC是一个市场,toB是十倍于toC市场,大家知道有一个概念“数字中国”,大家想一想中国要数字化需要多少智能产品。

  问:“智慧联想,服务中国”,这个战略怎么实施?

  刘军:这个愿景是代表联想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联想在宣誓对中国的回归,联想在2005年的时候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我们选择了一个国际化的战略方向。现在已经过去13年了,应该说我们在国际化上有很多的磕磕碰碰,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今天的联想,我们绝大部分业务是在海外,大概中国业务只在联想占24%左右,所以联想也注意到在过去大概五年,中国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在很多领域已经开始超越。所以,我们在去年决定重新回归中国,加大在中国的投入,这是一个要点,回归重要。

  第二个要点就是向服务转型。我们作为中国传统的IT企业,我们看中国目前的IT市场,一方面PC市场算一个很成熟的市场,但是另一方面,其实中国市场有很多的风口,比如说我们在十九大报告里看到了,我们特别注意到未来十年中国发展的热点是服务,第三产业。在服务的第三产业里,如果大家认真去看,其中数字科技服务是巨大的一块。

  此外,中国的企业正在经历一个数字化转型,从传统的IT向新的Smart IoT就是“新IT”的转型,这个“新IT”会快速组合你的中产系统,完成新的业务模式进行好的服务,这些特点都是领先的。所以这个转型刚刚开始,我注意到中国有些领军企业已经开始在做的很好,但是绝大部分,我想80%都还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起步,这个过程我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机会。联想作为一个传统的IT公司,我们希望把我们本身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中国公司,助力他们的成长,这是第二个。再有我们看到了智能物联的机会等等。所以在中国面临几大风口,我们也积极向这个方向转型,在新的高度上帮助和服务好中国。


                                                                出处:物联中国,由 宋淑杰 整理编辑! 
COPYRIGHT (©) 2017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